新闻资讯
3月21日19时07分,谷神星一号(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发射任务,顺利将云遥气象星座43-48星共6颗卫星送入535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升入太空后,阿童木机器人号卫星(云遥气象星座47星)与其他五颗气象空间遥感卫星,开始执行气象观测任务。
这是首次由工业机器人企业参与的航天项目,阿童木机器人号卫星的成功入轨,不仅验证了商业航天“快响定制”模式的可行性,更开拓了智能制造企业赋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从地面车间到浩瀚苍穹,海创汇赋能加速企业阿童木机器人的跨界征程,也折射出中国智造的升维之路。
据悉,云遥气象星座43-48星6颗卫星搭载的核心气象探测载荷为GNSS掩星探测载荷。GNSS掩星探测载荷能够通过对GNSS信号的折射数据进行反演,以获取大气层的温度、湿度、压力以及电离层的电子密度信息,在气象观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在距地表500-8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阿童木机器人号将变身太空“千里眼”,通过多种自研气象探测载荷进行立体观测,实时洞察地球每时每刻的“情绪变化”,其所探测的数据时间分辨率将达到20分钟以内。卫星传回的首批数据,将通过云遥宇航全球地面站网络,汇入国家气象大数据平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更为准确的气象预报及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信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其强大的探测功能的背后,却有着精巧之姿,是凝结着航天工程微型化、智能化的最新成果。阿童木机器人号卫星体重仅在20-30公斤,整体具备小型化、轻量化、产能高特点。较传统卫星,研制周期极大缩短,通过高度集成的模块化设计,在不足0.5立方米的舱体内集成不同类别精密传感器,其探测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阿童木机器人号卫星发射,蕴含着更宏大的战略布局。据介绍,阿童木机器人计划继本次发射之后,将进一步开展机械臂空间功能验证项目——在新型卫星平台上搭载阿童木机器人,这款采用模块化特殊设计与材料的智能装备,将接受商业航天器运行过程中系列高难度动作测试。
“这不仅是台观测仪器,更是部署在太空的智能节点。”阿童木机器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积累的精密控制技术、环境适应技术及地面工业场景的深厚应用积淀,以及“高速、精准、可靠、智能”的基因注入太空装备体系,为空间机器人技术应用提供关键支撑。海创汇也期待,阿童木机器人解锁更多太空应用场景,在卫星维护、太空实验设施搭建、深空探测等多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推动人类太空探索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