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伴随低空经济“乘风而起”打个“飞的”这个昔日充满想象力的词正在走进现实,以多样姿态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前不久开通的青岛首条海岛低空物流航线,实现了积米崖港往返灵山岛低空物流“10分钟即达”,未来还可拓展“岛上点外卖”等个性化定制场景;在这之前,首飞的青岛低空快线联航,实现了从市内起降点到胶东机场的快速衔接,通勤时间由5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左右……
这些“低空+”应用场景中,都有海创汇赋能加速企业青岛云世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世纪科技”)的参与打造。
低空应用场景“上新”
海创汇“鲸准”发布的《2024年股权投资年度白皮书》中预测:低空经济未来将在技术创新的持续推动下实现应用场景的多元拓展,同时得益于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呈现出蓬勃发展、潜力无限的态势,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创新发展的新高地。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2024年我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过140条。
灵山岛是我国北方(江北)第一高岛,以往物流运输主要依靠船舶、快艇,单程需将近40分钟,如遇风浪、海雾等天气,随时可能停航,船运固定发船班次及时间限制,也给海岛物流稳定性和时效性造成一定影响,难以满足紧急文件、检测样本、医疗药物等特殊物品的寄递需求。
海岛低空物流属于支线物流,需求更为刚性,适合常态化运营。据云世纪科技总经理王亮介绍,从调研论证、规划设计、申请航线直至最终开通航线,云世纪科技花了整整一年时间,从0到1为整个行业探索海岛低空物流场景。
灵山岛北方海岛低空物流常态化运营航线成功首飞,仅用10分钟便实现了积米崖与灵山岛之间18公里航程的陆岛物资双向运输。该航线用于20公斤左右的应急物资、重要文件、鲜活海鲜等高时效品类的空中速递,展示了低空经济与海洋场景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为全国打造可复制的海岛智慧物流标杆模式。预计该航线常态化运营后,年均降低区域物流综合成本20%以上,提升珍品鲜活商品流通效率40%。
低空基础设施“上新”
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提出:低空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必先行。相比于航空器制造,低空基础设施其实是个关注度略低、但又极为重要的领域。海创汇“鲸准”发布的《2024年股权投资年度白皮书》统计,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市场规模约6703亿元,其中低空飞行器制造占比超过80%,低空运营服务、低空基础设施和低空飞行保障等业态发展潜力有待释放。
在低空基础设施方面,云世纪科技主要布局地面基础设施网和空中保障类基础设施,研发了无人机自动化机库、起降平台和eVTOL起降场,推出优凯飞行、任我飞等子品牌,构建“低空基建-低空协同-低空应用”的体系化运营闭环。
近期,云世纪科技再次“上新”,其自主研发的地面起降设施“云港”—垂直起降场,依据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发布的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低空“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及服务网”基础设施架构。
针对起降场建设,云世纪科技推出的“云港”产品,涵盖感知类、载物类、载客类等多样化、定制化、专业化的全系列产品,并推出了“云港智联”平台。云世纪科技汇聚了专业的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和运维保障团队,核心成员具备深厚的空管和机场建设背景,拥有成熟的实施案例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依靠扎实的技术服务和应用创新能力,可针对客户需求,实现“一对一”定制化解决方案。
另外,云世纪科技推出的优凯飞行是国内首个基于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标准的监管服务平台,辅助通用航空企业和无人机企业用户完成6万余项飞行计划申报。据民航局统计公报显示,目前优凯飞行平台实际运营管理的全国无人机动态数据占总数的82.2%。
随着各地争相布局,低空经济飞向“万亿蓝海”,云世纪科技正积极拥抱产业机遇,聚焦智慧低空场景化应用落地,专注数字城市“低空经济”领域云平台技术研发及创新,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低空运营及应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