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鲸准24年股权投资年度白皮书

2025-02-20

 引言          

当我们回顾2024年的全球资本市场时,可以感受到时代的脉动与转折,我们见证了一幅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画卷。在这一年,全球经济在不确定性与挑战中寻求新的动力,资本市场在波动中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适应性。在全球经济重塑的关键节点,股权投资市场是映射未来发展战略方向的指路明灯。

在《2024年度股权投资白皮书》中,鲸准根据多方数据进行了多维度的分析,记录了这一年资本市场的演化轨迹。在未来,我们的分析团队也将一如既往的关注各细分行业和热点赛道,为市场持续提供有价值的投资意见。

01.资本市场纵览

在资本市场纵览部分,我们对2024年全球与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深入剖析,试图勾勒出这一年的关键发展轨迹与趋势,揭示市场变化的脉络,并为未来走向提供洞察。

      1.1 | 二级市场概述

      1.2 | 一级市场:募资情况

      1.3 | 一级市场:投资情况

      1.4 | 一级市场:退出情况

1.1 二级市场概述

从全球二级市场来看,纳斯达克指数继续领涨全球,其28.6%的涨幅不仅彰显了技术股的持续复苏,更是对创新驱动经济的有力投票。亚太市场表现分化,台湾加权指数和日经225指数涨幅突出,分别达到 28.5%和19.2%,而韩国综指则因年末的政治风波出现大幅下挫,全年跌幅达9.6%。

在中国,2024年GDP同比增长5.0 pct,首次突破130万亿元大关。A股也在政策推动下实现反转,投资者情绪逐步回暖,科创50、沪深300和创业板指表现亮眼,跑赢道指,但北证50指数的微幅回调,反映出市场复苏进程中的结构性分化。A股市场总市值在经历两年低潮后重新回升,但上市公司数量增长近乎停滞,IPO节奏也进一步放缓,北交所扩容降速,境外上市成为众多企业的关键选择。

1.2 一级市场:募资情况

从一级市场来看,在募资端,基金管理人存量和增量双降趋势延续新基金备案数量和金额显著下降,市场募资环境持续收紧。

与此同时,政府及国资背景LP的出资占比进一步提升,其中引导基金出资额增长显著,省级引导基金占比过半。

从地域分布来看,北京、江苏、浙江出资额稳居前三,长三角地区出资占比最高。

1.3 一级市场:投资情况

在投资端,交易量与交易金额已连续四年下滑,在市场和政策环境的持续变化之下,市场复苏之路荆棘丛生,大部分投资机构对于投资出手都采取了审慎的态度。从投资轮次来看,并购与战略投资受市场寒冬的影响相对较小,而上市交易规模与数量的再次双降。资金结构中,人民币基金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但美元基金单笔投资金额更高。行业分布中,科技投资热度延续,医疗健康取代企业服务位居交易数量榜首。

地域分布中,广东领先优势逐步缩小,交易地域进一步集中,CR5已超60%

1.4 一级市场:退出情况

在退出端,基金清盘数量保持总体稳定,私募股权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的清盘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IPO退出难度持续攀升,投资机构在中企IPO中的渗透率连续下滑,投资至IPO的期限也不断拉长;并购退出方面,涉及投资机构的并购数量有所下降,项目估值分歧依然是阻碍交易达成的关键难点;S交易方面,交易数量与金额双降,基金备案规模虽有所上升,但项目转化率因优质资产稀缺而受到限制。中美对比来看,美股IPO市场虽有所回暖,但并购退出依然是美国股权投资市场的主要渠道,且占比进一步提升;中国当前尚未形成成熟的并购退出市场机制,对IPO退出仍有较高依赖。

02. 2024年国内资本运作与产业洞察

聚焦于资本运作与产业洞察,2024年我们选择了五个关键专题:分别为新兴资本力量“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产业升级核心力量“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上市公司发展重要手段“并购重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手段“政府产业落地”以及企业国际化发展新趋势“出海经济”。3.2

具身智能

   2.1 | 新兴资本力量:AIC

   2.2 | 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单项冠军

   2.3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2.4 | 产业洞察 —— 政府产业落地   2.5 | 产业洞察 —— 出海经济

2.1 新兴资本力量:AIC

AIC作为创新金融工具,通过“债转股”和股权投资,推动实体经济与产业升级。2024年,AIC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扩大至18个大中型城市,政策支持力度提升,签约基金意向金额超4200亿元,新成立基金数量和备案数量显著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2 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单项冠军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分别代表中小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小巨人”企业以经济效益、专业化程度、创新能力为核心,是迈向卓越的起点;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则在细分市场中占据领军地位。2024年,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目标均提前完成,其中“小巨人”企业数量达1469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到1589家。

2.3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2024年,A股并购重组市场呈现出显著的活跃态势,交易热度逐季提升,政策环境的宽松化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在科技板块的引领下,国防军工、传媒、计算机等行业的并购重组金额大幅增长。同时,境外并购数量和交易金额均创下近10年新高。在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正朝着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2.4 产业洞察 —— 政府产业落地

政府产业落地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合肥和上海模式是其中的代表。合肥通过国有资本主导和全生命周期投资体系,聚焦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产业集群,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上海则依托未来产业基金、特色园区和跨区域协作,促进工业服务业升级,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整体来看,政府产业落地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和创新化方向迈进,政策引导体系不断完善,产业落地方式更加市场化,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愈发显著。

2.5 产业洞察 —— 出海经济

中国出海经济在2024年迎来快速发展,随着国内产业的不断升级和国际市场的拓展,出海经济正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出海生态。整体来看,出海经济正加速向高质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推动中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迈向更高层次。

03. 2024年热点行业分析及标的研究

2024年,以AI智能助手、具身智能、低空经济和无人驾驶为代表的前沿技术领域,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这些领域不仅展现了技术创新的最新成果,也契合了全球市场对高效、智能化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

        3.1 | AI智能助手

        3.2 | 具身智能

        3.3 | 低空经济

        3.4 | 无人驾驶

3.1 AI智能助手

AI智能助手作为AI大模型的核心应用,正在快速崛起并推动AI技术向实际场景落地转化。它凭借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能力,展现出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能够高效处理复杂任务,为用户带来便捷体验。AI智能助手在企业服务、个人生活、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成为推动AI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随着技术的不断优化,AI智能助手将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服务,有望成为AI大模型商业化的重要路径。

3.2 具身智能

得益于科技巨头的积极布局与技术的持续突破,具身智能正在成为AI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重新吸引市场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具身智能不仅是大模型应用落地的关键领域,更是推动机器人技术从专机向通用化、从被动编程向主动决策转变的核心力量。随着感知决策、控制执行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硬件成本的逐步降低,具身智能有望在制造业、物流、医疗保健等多个领域实现大规模应用。预计到2030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643.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4.8%。以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企业正在加速技术创新和商业化落地,推动这一领域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3.3 低空经济

在全球范围内,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正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而在中国,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尤为引人注目,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市场规模约6703亿元人民币。低空经济涵盖了从低空基础设施建设、飞行器制造到运营服务和飞行保障的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正在经历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深刻变革。以亿航智能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突破,引领着低空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在全球低空经济领域的一面旗帜。随着政策支持的不断加强和应用场景的持续拓展,低空经济有望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3.4 无人驾驶

自2010年代初谷歌Waymo的无人驾驶项目崭露头角以来,无人驾驶技术经历了从实验室探索到商业化应用的快速发展。2024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690.5亿元,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V12版本的推出标志着无人驾驶技术进入“端到端”一体化的新阶段,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在政策法规和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下,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不断加速,新的应用场景不断涌现,为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 结        

2024年,全球资本市场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纳斯达克指数的强劲表现继续彰显技术创新驱动的重要性。中国市场在经济结构优化的背景下,展现出更多潜力与弹性,A股在政策推动下实现反转,科创50指数的优异表现彰显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增长潜力。

但从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来看,从募资到退出,寒冬仍在延续。基金管理人存量和增量的双降趋势延续,募资环境进一步收紧。投资端,交易量与交易金额连续四年下滑,市场复苏之路布满荆棘。在IPO 通道收窄,并购及S交易仍未建立成熟市场机制的背景下,股权投资项目的退出方向仍不明朗。

2024年,中国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多重推动力交汇显现。AIC作为新兴资本力量,通过股权投资和“债转股”推动产业升级,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持者。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逐步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并购重组为上市公司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多地政府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形成产业集群,加速了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出海则是目前众多中国企业寻求的“第二增长曲线”。

在技术创新浪潮下,AI智能助手、具身智能、低空经济与无人驾驶成为2024年的热点赛道。AI智能助手凭借其强大的交互能力和应用场景拓展,正在重塑人机交互的未来;具身智能通过机器人技术的突破,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带来新的生产力;低空经济以低空飞行器的创新应用,开辟了交通和物流的新维度;无人驾驶则在交通智能化和出行服务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面向2025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依然充满挑战,但中国资本市场在政策稳定性与创新驱动的加持下,有望持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资本的迭代将与产业的升级深度交融,在变革中培育韧性,于不确定性中开辟确定性。

112页的完整版可前往鲸准小程序查看

#小程序://鲸准/CfB6YF4eOvOy3kH

添加客服微信获取112页完整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