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随着半导体、显示面板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被称为“工业味精”的湿电子化学品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2024版湿化学品产业研究报告》,2023年全球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约684.02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27.85亿元。市场规模的增长,为涉足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的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不容忽视的是,有着先发优势的国外企业,在这一产业中仍占据着较大的市场份额。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美企业、日本企业的湿电子化学品销售额占全球市场份额分别达到30%、27%,中国大陆企业的市场份额仅为14%。在外企环伺的市场中,海创汇赋能加速企业福建中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科技”)用技术实力的确定性消解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全球市场上争份额。
2025年刚刚开始,中融科技自主研发的“一种剥离液生产用多级过滤装置”、“一种印制电路板用蚀刻设备”成功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这是其在湿电领域持续创新的认可和见证。凭借对自主创新的不懈追求,中融科技已成为电子工业领域的中流砥柱。
如今,其业务版图恢弘,自主研发生产超净高纯湿电子化学品全产品,覆盖显示面板、半导体、光伏、新能源等热门领域,所推出的电子级稀释剂、电子级剥离液、电子级NMP、铝蚀刻液、铜蚀刻液和显影液等,如同精密仪器中的关键齿轮,驱动着面板与半导体产业稳步前行。
2024年,中融科技泛半导体功能型产品成功迈入量供新阶段,赢得了下游客户的信赖与鼎力支持。同时,其自主研发的多种功能型蚀刻液产品,突破核心技术,强势打入显示面板龙头企业供应链,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长期以来的技术空白,为我国电子材料产业自主可控发展的蓝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铜蚀刻液、银蚀刻液等多种蚀刻液配方的研发工作同样成绩斐然,在客户端产线测试环节表现卓越,为后续拓展市场份额筑牢了坚实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中融科技的产品顺利导入12 寸 28nm DRAM 厂测试,在高端半导体领域的进阶之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在产品研发的攻坚之路上,中融科技引进了世界顶尖的外国专家团队,还对产品研发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优化重构,瞄准“精细化、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投入研发经费,实施科学合理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以蚀刻液配方为例,兼顾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在确保产品纯度、稳定性等多种指标达标的前提下,持续动态调整配方组份与工艺参数,与京东方等行业领军企业紧密联动,依据一线实操反馈,持续精进,成功实现国产替代进口,部分产品已达 G5 等级,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中融科技表示,将积极投身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项目,如集成电路产业升级、新型显示技术突破等,与科研院校、上下游企业携手共建创新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攻克 “卡脖子” 技术难题,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整体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