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一种惊喜,也是一种新的际遇。其实对于每一个人而言,“新”即是一种希望,一种值得期待的未来。跟从于历史的洪流,便需仰望天空,若眺见燕子衔泥,就意味着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9月21日,首届海创汇全球创业创新生态峰会在青岛召开。会上,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发表了题为《新动能、新平台、新机遇》的讲话,一个“新”字贯穿始终,这实则也是周云杰对于物联网时代的全新思考。
tle="1506044401114690.jpg" _src="/public/files2/1506044401114690.jpg">
新动能:用户思维是核心
所谓“新动能”,周云杰对其的定义即为用户赋能。事实上,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催生了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这些新兴事物对于企业而言即是一种全新的动力。但动力不是企业前行的唯一要素,若无正确方向,则仍是一种大海捞针的行为。而用户赋能则为企业的发展动力提供了方向,也正是这种新动力与新动能的交融,企业才具备了发展新经济的基本实力。
那么在新动能的探索过程中,海尔又是如何做的?其最重要的在于将一种生态范式的概念作为轴心,以此散射出战略、组织、机制等方面的转型。在战略转型方面,周云杰表示,海尔不同于传统意识中的以企业为中心,而是演变为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为中心,实则就是让海尔成为一个共创共享的平台,让平台上的小微与资源方围绕用户进行“公转”。
在组织层面,海尔将企业传统的科层制重构为网状节点组织。这其实是一个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的过程,如今海尔平台上只有三种人,平台主、小微主、创客,但不论哪一种人,他们都将与用户零距离地交互。我们可以认为,组织的重构让海尔打破了金字塔型的“企业建筑”,其化为一张无形的网络,没有围墙,没有隔阂,将用户、创客及攸关方共同纳入到同样的环境当中。
而在机制探索上,周云杰表示,海尔将企业付薪颠覆为用户付薪,小微创客们的薪酬将由用户来决定。用户付薪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用户身份的演变,过去是一次性交易的顾客,而后是产生交互收益率的用户,最后则是围绕生态价值成为终身用户。打造终身用户,即印证了康德那句话,“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当我们真正将用户摆在核心位置的时候,其所创造的价值才会趋于无穷。
凯文·凯利曾言,所有的公司都难逃一死,所有的城市都近乎不朽。城市之不朽,在于生态化,在于迭代化。而周云杰同样认为,企业若要做百年老店,就应当寻找第二曲线,并在企业最成功的时候,否定自己。在最好的时候改变自己,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杞人忧天的无意义行为,可我们需知,雄鹰时至壮年,则要去喙断爪以期重生,企业又何尝不是如此?是阵痛之后重新翱翔,还是选择在最高处坠落,也许这一刻的决定就关乎着存亡。
新平台:海创汇打造开放范式
对于“新平台”,周云杰认为这就要实现社群交互。其实物联网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大平台概念,万物互联之下是机遇与挑战的对等化,企业要么拥有平台,要么被平台拥有。为了实现社群交互,海尔所构建的平台是一个共享创业平台,其不是一个单边的封闭环境,而是一个开放的多边平台。周云杰表示,共享创业平台是快速配置资源的框架,并能吸引资源方蜂拥而至。
共享创业平台为何能够吸引资源方?这就要看到它的内在驱动力。在人单合一模式之下,海尔从制造产品转型为孵化创客,但这种孵化并不只是把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创业转化,而是让全球创客都来到海尔的平台上,也就是“让世界成为我的人力资源部”。在这种驱动机制下,海创汇创业平台应运而生。相较于传统的孵化器,海创汇更类似一个产业生态的孵化平台,它不仅提供服务,更加提供资源。这其实是海尔挖掘出了当前创业者的核心痛点,即创业并非只限于资本与创业空间,创业者同样需要覆盖设计生产到物流营销的全产业链资源,以此为自身的创业躯壳输入养分与血液。
在这种背景下,海创汇全面开放了海尔的研发、供应链、销售网络、物流、服务等资源,为创客提供全面产业资源对接服务;同时,其驱动海尔开放线上、线下销售渠道(3万家实体店、30万线上微店),打通全国物流网络与遍布到户的服务网点。目前,海创汇已与16个地方政府、1333支基金和56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整合全社会3600家创新创业资源,120亿创投基金,与开放的创业服务组织合作共建了108家孵化器空间。
但我们相信,海创汇的价值绝非只是为创客们打通渠道、提供资源,其更在于展现了一种大企业对于创业转型的态度。《道德经》有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如今一些企业仍存留着上时代的固态思维,高高在上的市场姿态让这些“商业帝国”羞于开放,对于创业转型则更是不可接受。
但海创汇模式与“大企业病”恰恰相反,如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说,“平台不是有围墙的花园,而是开放的生态。”海创汇是海尔放下企业巨人姿态的重要表现,其以“善下”的方式为创业者们奉上舞台。如今,海创汇内部项目孵化成功率达48%,如“雷神”小微、海尔家居、美家量房、蓝石医疗、易冲无线等多种多样的小微正蓬勃生长。
新机遇:物联网的融合之道
在“新机遇”这个层面,周云杰认为物联网就是全新的机遇。他表示,物联网率先引爆了工业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家居三大场景,随之而来的则是体验经济、社群经济、共享经济的新特征。即如前文所言,万物互联之下是机遇与挑战的对等化,物联网所带给我们的是情景感知、社群共创以及价值共享,但若是不能把握这种机遇,则很有可能落后于时代,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我们自然不希望再看到柯达、摩托罗拉、诺基亚这样在时代中倾覆的企业案例,但又该如何避免?周云杰给出的答案是:共创、共享、共赢。仍是以海创汇平台为例,其在打造开放的生态体系同时,又以“众创、众包、众筹、众扶”模式,为创客提供覆盖研发、硬件、资本、生产等全创业产业链的外部服务资源。海创汇的案例是一种典型的“共生、互生、再生”的物联网思维,不创造隔热层,而是链接交互圈。过去我们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但在海创汇平台上,人人都是千里马,人人也都是自己的伯乐。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创业过程,在共创共赢中实现用户价值而后实现自身价值,而不是为了生存去勾心斗角。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也许这就是物联网时代带给我们最大的机遇,融合、共生、共享,一切是零距离的,一切是可以交互的。多少创业者习惯了事业路上的尔虞我诈,却又一边哀嚎着独木难支;多少资源方日夜期盼着遇见一个独具匠心的创客,却又卸不下心中的防备。或许在这个时代,我们不需要执着于干戈与零和博弈,静下心态或能忽觉“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周云杰以无门禅师的《无门关》为结语,实则亦是要表达这种共生而非纷争的思索。无论春花、秋月、夏风、冬雪,这如同时代的脉搏一般,存在而不可逆;无论创业还是企业转型,若是跟从物联网时代的共生之道,那便是人间最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