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之一,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长、辐射面广、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的优势,这些优势将随着政策与市场的强劲驱动,以及技术、基础设施的日益成熟而进一步释放,使其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据赛迪顾问测算,2024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预计可达6702.5亿元。中国民用航空局也预估,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特别是在AI技术加速向各产业渗透的进程中,AI 算法与无人机的融合不断催生出 “低空经济” 领域的全新场景化应用。凭借在AI算法领域的深厚积累,海创汇赋能加速企业山东极视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视角”)抓住这一机遇,伴飞“低空经济”的爆发式增长。
AI算法同无人机互为补益,一方面,不同于传统视频监测的定点防控,无人机以“灵活天空视角”弥补了固定监控存在视觉死角的不足,展现出飞行灵活性高、巡检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AI算法的赋能,有力打破了传统无人机应用场景中依赖专业人工操作、响应迟缓等局面,使无人机从单纯的飞行工具蜕变为各行业智能化发展的得力助手,实现应用价值的质的飞跃。
△ 基于人工智能的云边端一体无人机算法架构
依托算法商城1500+AI视觉算法以及100+行业场景的项目落地经验,极视角深入无人机场景,打造了“无人机多场景AI算法”。通过“无人机+AI视觉算法”的组合完成业务闭环,助力用户识别各行业领域场景中车辆、道路、环境、人员等要素,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异常状况及违法违规行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
凭借极市平台、生态伙伴等创新资源,极视角能够为无人机提供持续的算法迭代服务,以及专家团队售后技术保障,实现高性价比的全方位AI能力加持。
近期,极视角与大疆强强联合,基于DJI AI开放平台共同上新算法应用,运用行业顶尖的AI能力结合无人机设备,将水域巡检、工地安防、城市管理AI算法,深度融入低空经济的各个应用场景,共启智能化的新篇章。
此外,极视角与顶尖学府清华大学携手打造的无人机目标定位系统,能够针对无人机视角下的地面行人和车辆,将画面2D信息转化为物理定位信息,进而进行高效的3D检测和定位,提升无人机在智慧交通、搜索救援、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目前,极视角AI视觉算法已经与无人机的多个场景结合并进行实践应用,比如光伏风电巡检、铁塔维护、森林防火监测、城市管理、水务巡检等,并创造了诸多标杆落地案例。
其中,在光伏场景,无人机搭载双光相机巡检光伏场站,AI赋能智能分析光伏组件、场站环境、人员操作、车辆出入;铁塔维护时,可自动化定时航线飞行,通过高清影像数据采集,结合智能数据分析,为巡检人员提供准确的评估结果,降低铁塔巡检维护成本。
业内预测,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将迈上新台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具活力的新兴力量。极视角也期待,与更多无人机领域伙伴携手,为万千场景赋能,在打造最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的同时,创造出更多标杆级项目案例,助力低空经济实现全面爆发,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