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创业者的加速器平台

一文读懂:大咖眼中的工业互联网强国之路

2022-10-29

工业互联网正成为我国制造业“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关键支撑。中小创企势必要锚定这一变革发展的新航向,实现加速腾飞。

10月26日,一场聚焦工业互联网的盛会——2022青岛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海创汇·第六届全球创业创新生态峰会再启,会上邀约中国工程院院士、投资人代表、行业专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代表等汇聚一堂,聚焦工业互联网奉上主旨论坛和主题演讲,为工业互联网赋能生态的构建打响“信号枪”。

乘风破浪 工业互联网强国之路

主旨论坛环节中,晨山资本合伙人王志飏主持,与云启资本执行董事韩义、紫荆资本董事总经理钱进、蓝驰创投投资总监高世太、云世纪总经理王亮围桌而坐,就“乘风破浪,工业互联网强国之路”主旨开启论坛,围绕新政策新导向下的企业机会、评估企业时对其细分领域的平衡、从投资角度对于未来增值类的期待、资本角度来看如何创造行业协同合作几个问题纵向剖析,多维分享。

韩义 云启资本执行董事,从投资人角度,剖析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

高世太 蓝驰创投投资总监,分享早期VC机构评估工业互联网企业的几个维度

钱进 紫荆资本董事总经理,从母基金角度,奉上对于当下工业互联网企业发展机遇的见解

王亮 云世纪总经理,从无人机行业切入,分享创业故事

论坛部分实录

主持人:晨山资本合伙人 王志飏

今天很幸运与诸多大咖汇聚在此,这里有早期的投资机构,有在技术领域深耕多年的早期机构,也有站在上帝视角来看行业母基金的投资人和企业代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维度来探讨如何怎么去为工业互联网的强国之路?如何发挥自身所长为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首先,我想带着大家讨论一个问题, 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我们看到了诸多新政策的支持和行业新机会,大家可否从不同维度各自介绍一下在自己的垂直行业里看到的的工业领域机会点?为站在新的时代潮头的创企指明新机遇?

论坛嘉宾:云启资本执行董事 韩义

云启本身的研究相对贴近产业。其一,我们每一个投资人并不完全出身于金融圈,而是来自一些产业圈,拥有着更加丰富的基础和背景,对产业的了解也更多。

工业是一个蛮大的门类,也拥有非常复杂的大场景,但是每个场景、每个细分领域里都有较为核心的特殊性。从整体来看,从前,工业互联网场景更多聚焦于数据采集、集成、分析、数字化等过程,而现在,工业互联网的部分场景从数字化转到了智能化,智能化主要聚焦于调度、生产、安排、协同等流程行业,这些场景里所需的能力更加复杂。

我们通常会把工业互联网按照其自身产业特性分为两种,一种叫流程行业,一种叫零散制造行业。流程和零散制造两个行业里有各种各样的门类,例如,氯碱行业是化工里面的分支,它的上游还有冶金等细分领域,较为重资产设备的投入,在资产设备上的投入成本更高。因而,不同细分行业对于工业技术和工业智能化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

站在供需平衡的角度,我们比较注重公司投资能回馈给公司的价值。以技术驱动型的公司为例,技术驱动和产业相对具有脱节性,新技术和产业之间有匹配的关系,总体来看,价值的回馈都需要经历两到三年,尤其是技术类型的企业。但那些从产业里面脱离再成长的公司,往往能更好的利用需求创造更多价值。

目光聚焦于一些典型的行业来看,比如新能源、双碳这两个重点大领域,这两个领域内的行业有很多细分类别。以发展趋势非常大的能源变革为例,能源变革配套的是电力市场化的交易,以前中国的电力是半计划经济,或者说是纯计划经济的市场,在这样大的空间里有各种各样的场景和服务机会,创新企业只有找到更多切入点输出服务,才能拿到更多市场价值和发展空间。

以前我们比较看好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化基础的企业,以后我们会相对偏向于智能化的企业。以能源行业为例,我们需要做场景类数据分析的产品,以此来支撑和提高客户对高价值设备维护、分析的需求。以制造行业为例,我们需要能够提供更强更高端计划来排产、优化的企业,用大量的订单去满足串联整个生产过程的需求,以及实现销售和制造之间的协同,想要支撑这个服务,我们对于新一代的APO的软件需求更高。

论坛嘉宾:蓝驰创投投资总监 高世太

关于工业互联网企业新机遇,我从早期VC机构的角度来谈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从蓝驰的视角看,为什么觉得工业科技、工业互联网是非常重要的逻辑,以及我们是怎么样思考和布局在这个领域?

首先,中国的近40年的工业科技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80年代进行改革开放,到2000年前这15—20年的时间里,国内建立了非常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但这个工业体系从偏上游的原材料化工到一些基本的消费工业体都相对比较粗放。

第二个阶段,2008年开始,国家在工业科技等领域投了大量的基建,建造起非常完善的线下物流的体系,包括高铁、高速公路、机场等渠道,让原来粗放但完整的工业体系在物流体系内实现高速运转。

当下,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智能、工业科技同样重要,因为现在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基于前两个阶段,我们拥有了很好的基础,在此之上如何让这张网变成更加的数据化和智能化,是第三个阶段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方向。

基于第三个阶段的发展重点方向,工业体系和工业领域内的线下网络将获得更有力的赋能,实现更高效的运作,让整个工业产业实现更好的转型。

聚焦于基础架构层面,工业基础架构层面有很大的国产技术替代创新点,包括芯片、工业软件、核心零部件还有设备、工业安全、人才等方面,这些都是工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要素,而这些要素除了国产替代以外,也需要世界领先产品的出现,以此坚实当下国内工业产业基础。

工业领域内,每个细分行业都需要智能化、数据化网络的赋能,以此激发其原有的两个阶段创造的成果,但融合赋能也需要结合每个细分行业的属性,针对性应用好数据和智能网络,而创业公司、创新型的公司对此具有相对局限性,唯有结合行业特点和认知,才能更好的运用技术为行业里各环节进行创新定义。

归根到底,中国经济迈向新阶段的过程中,如何产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是我们比较关注的,希望创业公司能够聚焦于自身创新生态,利用好我们当下工业发展基础,更好的发挥自身的创新的能力和效能。

论坛嘉宾:紫荆资本董事总经理 钱进

需求是最大的解决问题的来源,也是产生生产力和产品的来源。

谁最接近需求?首先是产业资本。母基金、GP和投资人都只是陪同企业一段时间的产物,能提供的主要是财富投资,更关心的是工业互联网企业在新机会下能产出的盈利。因而,我今天分享一下为什么财富投资人、母基金更关注当下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机会和投工业互联网的GP。

工业互联网投什么方向?工业是特别大的体系,从行业来分有装备制造、化工、冶金、新能源车等多个细分赛道,从技术上也有工业软件、系统平台等多个领域,因而企业发展最主要的不是细分领域,而是回归本源,企业要先找到一个需求的接口,进而让自身有能力去解决一个需求,能够用自身的科技、服务解决需求并让社会获利是创企发展的成功路径之一。

当下,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在能源、信息化,这两个方向的问题和需求是热点,也是创企更好聚焦的切入口,但对于投资人来说,抛开抢这两个热点,而是先深入理解行业和细分领域,拥有一定的精准理解,凭借专业和细节在工业互联网发展阶段上提前形成布局,更能提前发掘到优秀企业。

论坛嘉宾:云世纪总经理 王亮

云世纪定位于创业企业,是海创汇平台赋能企业之一,是以无人机的智能应用为核心的技术和应用、服务双轮驱动低控数字化的服务商,随着5G和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工业无人机也有了新的增长空间。

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无人机的生产制造,实际上从行业的格局来讲,无人机产业生态主要分为产、管、用。产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生产制造;管主要是管理,比如无人机的管理、无人机的安防、无人机的安全;用是无人机在各个细分的场景里与现有业务发结合以及开拓新的业务。

从我们自身角度来看,一个做软件的行业如何持续发展存活,主要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个是基于空管思维做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第二个是低空新基建的运营服务商。

当下,无人机行业的应用逐渐从过去的单兵应用模式向着基金化、指挥调度综合应用转变从这个点来讲,我们可以把无人机抽象成一种资源。无人机本身属于工具,其工具化的属性非常强,我们把工具创新成资源,让其应用模式向着集群的指挥调度转变,是无人机行业应用的发展趋势。

无人机行业可参考复制的经验方法并不丰富,因而对于创新性要求很高,可开发的行业前景也很巨大,例如智慧城市领域,我们将无人机和智慧城市结合,建立智慧低空感知体系,此前并没有先例和经验,是我们自身基于无人机管理,将对其应用和数据方面的逻辑套在了智慧城市的领域,加以不断的去验证,成功实现了场景落地。

基于当下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我们对云世纪未来的规划,是成长为低空新建的运营服务商,包括B、G、C端,我们希望各端都可以用到无人机提供的服务,不管是低空的物流,低空的出行,还是其他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都能有无人机的服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