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无人车赛道上的领头创企,优时小车通过自研的低速自动驾驶和6轮底盘,实现了低成本、低配置、低功耗的低速自动驾驶,具备了引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差异化优势。科创基因和发展前景让优时小车得到了诸多青睐,曾在2020年12月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9年获得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以及2018获得数百万元的种子轮融资。
优时小车的创始人兼CEO林锫森表示:
优时小车和国内服务型机器人有两个维度的区别。第一个维度是场景:不是尝试去替换柔性较强的人力成本逻辑,而是让机器去做人不擅长的‘创收’;第二维度是技术,优时小车通过自研计算机视觉取代16线激光雷达实现了L4低速自动驾驶,可在大场景、高动态人群环境运行。
响应民之所需
带动行业覆盖更多场景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302.6亿元,同比增长了36.18%,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政策 +经济 +劳动 +商业”加持,驱动着商用服务赛道高速发展。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自疫情发生以来,大量“无接触、无人化”场景凸显了机器人在配送、消杀等场景的需求与价值,我国人口红利的结束无疑也会助推商用服务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上岗”。
商用移动机器人行业的春天依然在,优时小车的发展前景无限。当下,在线下营销场景中,小车自身已经形成了一个商业闭环,通过小车的自主获客模式解决“顾客不进店,就没生意”的痛点。同时,也可以依靠小车吸引顾客进店核销,提高门店顾客数量,利于顾客对门店形成路线记忆,增加“回头客”数量。截至目前,优时小车在商圈累积了大量的技术和运营数据,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优时小车于2022年6月签下了万达、融创、合生汇、富力广场、大悦城等商业地产数千台的订单。同时,也与鹿角巷、四云奶盖贡茶、快乐柠檬、本宫的茶、渡娘火锅等连锁品牌达成合作,多元化合作展现出其具备的较大增长空间。
差异化优势引领行业
为“硬科技”软着陆打造样板
当前,行业内大多数L4无人车所面临的落地挑战,优时小车纵向剖析出三个痛点:第一成本太高,第二体型太大,第三没有明确的付费方。为带动行业发展,突破科技落地瓶颈,优时小车以自身为样板不断深耕,降低技术驱动成本、以小巧的体型覆盖室内外场景,锁定明确的线下门店品牌为付费方。
优时小车率先将流量型场景作为其首要切入场景。基于小车的三维构图定位与导航能力,利于切入人流量高、流动性大的场景,在此场景中形成竞争优势,避免陷入产品同质化。此外,优时小车敏锐感知到跨界合作的重要性,积极与商业地产开发商达成合作,优先布局商圈,通过规模效应跟网络效应让竞争对手比较难以进入市场,从而构筑出商业壁垒。
近日,优时小车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资本的加持及海创汇的赋能将助力优时小车加速发展。谈及未来发展规划,林锫森表示,优时小车在本轮融资后,会加快复制商圈场景,围绕着商圈周边3公里的配送场景拓展业务和延长线。
————————————————————————
海创汇合伙人王文江表示:“优时小车通过自研的计算机视觉技术以及创新的6轮底盘,显著降低了L4自动驾驶小型无人车成本。通过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和壁垒,不仅能在后疫情时代帮助线下门店品牌快速获客开源,还能赋能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场景。这种用户价值长期转化的项目具备良好的长线思维,更容易形成指数级增长。”
——————————————————————————